站內資訊
東北大米廠家針對收獲期的水稻管理方法
東北大米廠家帶您了解水稻在收獲期的管理方法,水稻的成熟期分為幾個階段,從麥穗長成開始,這個過程要經歷大約2-3個月的成長期,那么著重說一下水稻完熟期的管理。
水稻谷和谷粒下面的小枝梗全部變黃,米粒水分減少,干物質積累基本達到較大,有晾曬條件的地方,和收獲后能出售的稻農,可以收獲。如果不能及時賣出,又沒有烘干和晾曬條件,水稻高于16個水的,不能收獲,避免造成霉污現象。
水稻臘熟后完熟前,田間水分以濕為主,防止高溫干旱發生早衰和死秧,鹽堿地收獲前7—10天才能撤水,其它撤水早的田塊,撤水后以不會出現大的干裂為標準。有些根系和葉片功能保持好的水稻,如果溫度和光照好,成熟的水稻還能繼續上糧。
也就是說米粒干物質體積超過水稻穎殼的體積,從穎殼縫隙中,能看到大米,也不會有驚紋粒。而且能提高水稻的千粒重和出米率,能夠增產增收,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條件進行適時收獲。